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(精选8篇)作文

创作咖 人气:1.92W

篇一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(精选8篇)作文

亲爱的家长朋友:

你们好!

校园安全、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。然而近年来,各地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却频繁见诸媒体,引发热议。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、群体性、网络化特点,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。对此,除了感慨“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”之余,家长朋友又可以做些什么?

首先,要清楚什么是校园欺凌。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,除了最常见的殴打、伤害行为之外,辱骂、诽谤、恐吓、孤立、排挤同学,毁坏、抢劫,勒索同学财物,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、罚跪等,都属于校园欺凌。

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。对于被欺凌者而言,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,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、精神创伤,严重影响日常学习、生活。某些情况下,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变化,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。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,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、不安甚至惶恐,或明哲守身以自保,或不白觉的加入欺凌行列。对于欺凌者来言,会造成道德滑坡、人格扭曲,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,走上不归路。

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校园欺凌犯罪主要涉及故意伤害、抢劫、敲诈勒索、威胁等。可以看出校园欺凌已不仅是简单的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,情节严重的,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。

校园欺凌危害巨大,从每个孩子、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,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,在全社会形成共识,共同防止、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。

在此,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,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。

一、不要溺爱孩子。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白我为中心的坏习惯,耐挫能力差,滋生任性、骄横等不良心理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二、多与孩子沟通,尊重、关心孩子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,无论工作再忙,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、交流,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,塑造孩子乐观向上、开朗活泼的性格。

三、切忌打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时,要注意耐心说教、正面引导,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,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,容易产生恐惧感、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。经常挨打的孩子,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,容易成为被欺凌者;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四、注重言传身教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谈举止、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。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、抱怨、说脏话、发睥气甚至动粗打人,尽量少饮酒、不饮酒,不参与赌博,不沉迷于手机、网络,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、KTV、麻将馆等娱乐场所,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。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五、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。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、户外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、沟通,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,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、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。要防止孩子夜不归宿、饮酒、携带刀具等危险行为。

六、定期与老师、其他孩子家长沟通。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,避免孩子与一些“不良少年”接触甚至拉帮结伙。

七、正确引导孩子。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干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,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。

八、加强法治教育。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,避免受到不法侵害,

九、细致观察,正确应对。根据调查,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。如有以下情形出现,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:一是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;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,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。二是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,如首饰、文具、玩具等,或者衣服、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。三是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、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,而且突然变得孤僻、怕生、特别依赖家长、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。四是自伤、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。五是不愿意上学,或者经常无故逃学、装病请假。六是频繁的失眠、垂梦、尿床,等等。

那么,万一真的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呢?

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,首先要克制情绪、保持冷静。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,并认真告诉孩子“这不是你的错,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。”及时与校方沟通,同时注意收集、保留相关证据,必要时可选择报警,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。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,以免事态恶化。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,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。

家长朋友,我们有一个共同关心、爱护的对象——您的孩子,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,需要家庭、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。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,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!

篇二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大家好!我们深知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安全、和谐的环境中成长,校园欺凌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。今天,我们希望通过这封告家长书,与您共同探讨如何预防校园欺凌,保护我们的孩子。

一、校园欺凌的定义

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,一方通过言语、行为或网络等手段,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、恶意的伤害。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尊严和权益,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。

二、欺凌行为的危害

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,如自卑、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,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。同时,欺凌行为也会对欺凌者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,如缺乏同情心、责任感等。

三、如何识别欺凌行为

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,如突然变得沉默寡言、情绪波动大、学习成绩下降等,来识别孩子是否遭受了欺凌。此外,家长还可以与孩子沟通,询问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的感受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。

四、如何预防欺凌发生

1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,教育他们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,敢于向欺凌行为说“不”。

2、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,教导他们如何与人友好相处,尊重他人。

3、鼓励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,如体育运动、艺术培训等,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。

五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

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,如遇到欺凌行为,要敢于及时寻求帮助,如向老师、家长或其他可靠人士报告。同时,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如何防范网络欺凌,如保护个人隐私,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。

六、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

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信任,倾听他们的心声,关心他们的需求。通过有效的沟通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。同时,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,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,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。

七、遇到问题及时求助

一旦孩子遭受欺凌,家长要第一时间给予关爱和支持,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。同时,家长也要积极寻求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帮助,如心理咨询师、学校辅导员等,共同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。

八、家校共同合作

一旦孩子遭受欺凌,家长要第一时间给予关爱和支持,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。同时,家长也要积极寻求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帮助,如心理咨询师、学校辅导员等,共同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。

让我们携手合作,共同为预防校园欺凌而努力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!

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

篇三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亲爱的家长们:

您们好!

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,应该是他们学习、快乐成长的地方。然而,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时有发生,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。为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我们特向您们发出这份预防校园霸凌的告家长书,希望与您们携手合作,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幸福成长。

首先,我们要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危害性。校园霸凌不仅会导致受害者身体受伤、心理受创,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因此,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,从源头上预防校园霸凌的发生。

其次,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。孩子们在遭受霸凌时,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低落、焦虑不安等心理状态。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一旦发现异常,要及时与孩子沟通,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,给予关爱和支持。

同时,我们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尊重他人、友善待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。家长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,不歧视、不欺负他人,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。

此外,学校也将加强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治理工作。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制度,加强校园巡逻和监管力度,对发现的校园霸凌行为及时进行处理。同时,我们也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提高师生对校园霸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。

最后,我们呼吁家长们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,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。如果您发现孩子遭受了校园霸凌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,请及时与学校联系,我们将全力配合您进行处理。

让我们携手努力,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、美好的校园环境吧!

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

祝您和孩子们幸福安康!

篇四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您好!

校园欺凌事件指校园内外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。校园欺凌是一种强势者对弱势者的重复攻击行为,欺凌行为有三个显著特点:即行为的故意性、重复性和双方力量的悬殊性。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,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,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,构建和谐校园,学校向您提出如下建议,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认真学习,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,切实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,保障孩子安全、健康的学习环境。

一、关爱孩子,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。

家庭是孩子幸福的港湾,作为家长,我们要多关注、关心孩子的成长,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,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要尊重、关心、理解子女,教育子女时,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导之以行,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,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,孩子一旦拉帮结派,出于朋友义气,脑子一热可能会不管后果。

二、防患于未然,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。

结合学校要求,对孩子进行预防欺凌教育,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错曲直,不以暴制暴,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。

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上下学时尽可能结伴而行;穿戴用品尽量低调,不要过于招摇;在学校应该与同学和平相处,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;放学不要贪玩,按时回家,有事情外出迟归家应该及时告知家长;要慎重择友,多交“益友”,不交“损友”;远离暴力游戏、动画片及电视剧,不要沉迷于网络。

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在预防教育中,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,曲与直,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。当然,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,遇事能从容处理。

三、遇到问题沉着应对,教会孩子坚强面对。

请家长告诉告诉孩子如果遇到校园暴力,一定要保持镇静,当自己和对方力量悬殊时,要认识到自我保护的能力,如通过缓解气氛、拖延时间、呼救求助或逃脱方式等理智的手段来使自己摆脱困境,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
广大家长要增强自身法制意识和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。如果孩子遭遇欺凌时,一定要冷静处理,保持克制,本着依法依规和协商解决的积极态度解决问题,在充分了解现实情况的基础上,在与对方家长沟通、通过班主任、学校协调解决,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。切不可以暴制暴或恶意扩大影响,以免节外生枝甚至触犯法律,对自己和孩子造成二次伤害。

四、注重及时纠偏,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。

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。孩子暴力伤害他人,并不是单一现象,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。提醒部分家长,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,一定要认真反思,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,更要认真反思家庭环境是否和谐、家庭教育是否存在暴力等问题。

生命是美好的,生活是多姿多彩的,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。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、法治教育,培养孩子安全意识,增强自我防范能力,做到警钟长鸣!为了这一共同目标,让我们一起努力,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让孩子走向灿烂的明天!

篇五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各位家长:

您好!

校园欺凌,这是一个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也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。

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(个体或群体)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(个体或群体)身体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。

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伤害是巨大的。对于受欺凌者,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,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、精神创伤,严重影响日常学习、生活。对于欺凌者,会造成道德滑坡、人格扭曲,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。

为防止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。我们在这里向您提出如下建议。

一、不要溺爱孩子。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,耐挫能力差,孳生任性、骄横等不良心理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二、尊重关心孩子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,无论工作再忙,每天都请你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、交流,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,塑造孩子乐观向上、开朗活泼的性格。

三、切忌任意打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时,要注意耐心说教、正面引导,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,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,容易产生恐惧感、被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。经常挨打的孩子,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,容易成为被欺凌者;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四、注重言传身教。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要给孩子讲好‘人生第一课’,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。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、抱怨、说脏话、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,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五、培养良好习惯。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、户外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、沟通,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,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、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。

六、加强与老师、其他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。最好的教育是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的综合作用,请您及时掌握孩子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,避免孩子与一些“不良少年”接触甚至拉帮结伙。

七、加强法治教育。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、安全意识,自我防范意识,避免受到不法侵害。不能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,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。

八、细致观察,正确应对。根据调查,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。

如有以下情形出现,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:

1、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,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是想遮掩伤痕。

2、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,如书本、文具、玩具等,或者衣服、书包等物品常有破损。

3、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、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;而且突然变得孤僻、怕生、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伙伴。

4、自伤、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。

5、不愿意上学,或者经常无故逃学、装病请假。

6、频繁失眠、噩梦、尿床。

7、其他异常情况。

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,要克制情绪、保持冷静。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,及时与学校沟通,同时注意收集、保留相关证据,必要时可选择报警,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。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,以免事态恶化。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,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。

家长朋友,我们共有一个关心、爱护的对象,那就是您的孩子。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,需要家庭、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。如果您的孩子受到了欺凌,请您尽快联系班主任老师或者学校,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置,让我们与您一道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篇六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您好!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,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身心伤害,影响其健康成长,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。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,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。

请家长知晓并做到以下事项:

首先要告诉孩子,一旦遭受欺凌一定要主动告诉老师、家长。同时也需要老师、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。

一。如何避免校园欺凌?

1、教孩子保持低调

家长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、穿着打扮最好是与其他孩子差不多,要让孩子学会低调,太招摇了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心,可能陷入危险。

2、避免冲突

对于那些平时就很霸道的同学,要让孩子尽量远离,不要去招惹他们,尽可能不要与其他同学有冲突,起码不能自己去挑起冲突,如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,让老师处理。

3、多进行体育锻炼

在平时应多做运动,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,一般侵犯者都是找那些身体瘦弱的人,他们都是欺软怕硬的,最好是进行自卫训练,或者也可以学跆拳道等,这样就不怕被人欺凌了,当然,这个时候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去欺凌别人。

4、不要默默忍受

如果不慎遭到欺凌,不要默默忍受,要不然只会让侵犯者变本加厉,这个时候要懂得反抗,如果在公共场合被胁迫,可以尝试向路人呼救,如果已经被带到封闭的地方,则要学会迂回战术,可以假装迎合对方,然后伺机逃脱,事后一定要告诉老师、家长。

二。遇见校园欺凌怎么办?

1、遇到校园暴力,一定要沉着冷静,采取迂回战术,尽可能拖延时间。

2、必要时,向路人呼救求助,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。

3、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,不要去激怒对方。

4、顺从对方的话去说,从对方的言语插入话题,缓解气氛,分散对方注意力,为自己争取时间。

三。受害孩子的家长如何应对欺凌和暴力?

1、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,如果情况属实,与老师商议解决办法;注意不可言语过激,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。

2、直接与孩子讨论。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,所以应该要适时鼓励,让孩子信任你,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。

3、暂时放下其他事物,全时陪伴孩子,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表示对孩子的坚定支持和爱护,稳定孩子的情绪。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,都要耐心陪护。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,也不要斥责其懦弱、没用,而是耐心陪伴,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。

4、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,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、害怕出门、交友焦虑等情况,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。

5、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上学放学路上,应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,也可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。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,时间长了,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。

6、如果你的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,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,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。

四。实施欺凌孩子的家长怎么办?

1、跟你的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,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。切忌认为孩子没受别人欺负就行,从而不闻不问,这样是害了孩子。

2、清楚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,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,学校、老师、社会、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。跟你的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,让孩子设想自己被欺凌的感受,决不能接受孩子“只是好玩”之类的理由。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。

3、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,惩罚的方式要与你的孩子的施暴行为有关,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,这样的惩罚可宣示你的权威,表明做错事会承担相应后果,并有效阻止施暴行为。

4、增强你对孩子参与活动与行踪的掌控,了解他与哪些人往来,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。花时间陪你的孩子并且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活动规范。

5、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,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,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。

6、赞美孩子非暴力行为,悔改与担当负责的表现,遵守学校规范与家庭家风的也值得鼓励,只要看到孩子为改善施暴行为而努力就大力赞扬他。

7、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,劝导孩子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戏。

8、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,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范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,也会影响到他以后的问题解决方式。

五。参与和旁观孩子的家长怎么办?

1、如果孩子与欺凌者关系较近,是欺凌者的朋友,站在欺凌者一方进行帮腔,或声援欺凌者,拍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者,也属于欺凌行为的参与者。

2、在现场即使没有实际参与,也是为欺凌者助威,纵容欺凌行为,因此,旁观行为也是错误的。如果与双方都不认识,也不能为了看热闹而旁观。欺凌者在人多时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为,因此,纯粹的旁观者也不能说跟事件完全无关。

3、告诉孩子,既不能实施欺凌和帮助实施欺凌,也不能做旁观者。

4、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。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,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。

5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,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,自觉发挥榜样作用。

6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,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,避免放任不管、缺教少护、教而不当。我们都会对孩子严格要求,但严格不是严苛,不是辱骂,不是逼迫。孩子长大很快,孩子的成长却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。
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是祖国的未来,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平安健康地长大,杜绝校园欺凌,需要你我并肩携手,共同努力!

篇七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您好!学生欺凌事件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,还会影响校园安全稳定,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。为有效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,特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建议:

一、正确认识学生欺凌

学生欺凌,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,在年龄、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、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。主要表现为:

(一)肢体欺凌。殴打、脚踢、掌掴、抓咬、推撞、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。

(二)言语欺凌。以辱骂、讥讽、嘲弄、挖苦、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。

(三)财物欺凌。抢夺、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。

(四)关系欺凌。恶意排斥、孤立他人,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。

(五)网络欺凌。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、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、恶意传播他人隐私。

在实际工作中,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,正确合理处理。

二、这些行为不是欺凌行为

(一)学生矛盾。学生间互相不理睬、生闷气、无暴力伤害的行为,不以打骂、欺凌、暴力的形式呈现,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长期的欺侮和攻击性伤害,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心理阴影和精神伤害。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,但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、有效地化解,可能会引发欺凌,甚至暴力。

(二)打闹嬉戏。学生之间平等的、善意的、角色可以互换的,以追求精神愉悦为目的的玩耍和游戏活动。

(三)打架斗殴或者约架。学生之间以各种利益纠纷的力量均衡或者双方认为力量均衡的、不以欺负或者侮辱对方而以解决纠纷或者争输赢为目的的暴力冲突,一般不会造成参与者的心理伤害。

(四)恶作剧。学生之间不以欺负或者侮辱人格为目的的捉弄耍笑、使人难堪的行为,一般不会造成被捉弄者的心理伤害。

三、出现这些情况,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

(一)突然不想上学。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,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、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。

(二)提到学校后情绪激动。由于孩子的心智不成熟,不能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。大多数孩子从来不向家人或朋友诉说被欺负的事,担心被报复或羞耻。

(三)衣服和书本总是丢失或破坏。若孩子的书本或衣服总是被撕裂,东西被破坏,特别是家长询问时孩子不想谈论或遮遮掩掩,需警惕校园欺凌。

(四)成绩下滑。受到欺凌后,大多数孩子不愿意上学,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,从而使得成绩突然下降。另外,欺凌也会使得孩子产生抑郁、焦虑和睡眠障碍,同样学习成绩也会随之变差。

(五)无端情绪变化。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,有厌学的念头,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,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。

(六)行为异常。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,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,如特别粘人、拒绝去学校、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,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。

(七)身上出现伤痕。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,身上还有伤痕,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,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。千万不能忽视。

(八)抱怨有同学针对他。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。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,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,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,不经意地聊聊天。

(九)饮食习惯突然发生改变。如果孩子正在遭受欺凌,情绪持续处于压抑状态,饮食习惯突然发生改变,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,也有可能出现暴饮暴食。

(十)睡眠出现问题。校园欺凌后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创伤,无故失眠、噩梦、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欺凌的表现之一。

除了以上情况外,若发现孩子近期出现外观变化比较大、变得郁郁寡欢、改变往返学校的路线、不愿意外出运动、突然要很多零花钱、开始欺负其他孩子(包括兄弟姐妹)、变得具有侵略性、自我伤害等行为时,家长同样要引起高度重视,及时咨询老师,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。

四、假如孩子遭遇欺凌,家长该怎么做?

(一)冷静,最重要的是孩子。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,请保持冷静,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,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。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,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,支持他。

(二)共情,先别追问过多细节。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,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,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。对孩子表达共情,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: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“常态”,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。

(三)接纳,父母绝不抛弃你。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,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,不愿意上学等,这时家长要宽容对待,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,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。

(四)安抚,先平复孩子的情绪。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,越早把情绪处理好,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,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。

(五)感谢,你肯将事情讲出来,很勇敢。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,同时向他说明,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,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。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: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,尽管这么艰难,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,谢谢你的信任。

(六)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。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,打压孩子的自尊,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,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,家长应采取行动,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。

五、为预防孩子遭受学生欺凌,家长应该怎么做?

(一)以身作则,杜绝实施暴力行为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谈举止、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。请各位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,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理性解决问题,为孩子树立一个正向的好榜样。

(二)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。孤僻、不合群、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学生欺凌。各位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珍爱自己、善待他人,珍惜同学友谊,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,友善与人交往。

(三)加强法治教育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,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、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,提高自我防范、自我保护能力,以免受到不法侵害。严禁孩子在校内校外“拉帮结派”,教育孩子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,也不做软弱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。

(四)做好防欺凌教育。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欺凌案例来引导孩子,进行防欺凌教育。提醒孩子平日里加强体育锻炼;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;在校不与同学发生冲突;穿戴尽量低调,以免引起他人贪念。教育孩子若遭受学生欺凌,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,不要盲目反抗,应寻找机会逃离,必要时,可向路人呼救求助;事后,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或报警,不能忍气吞声;看到其他同学遭受欺凌时,尽快报告老师或报警,不能坐视不理。

六、家长应履行的监护职责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十六条规定,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:

(一)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、健康、安全等方面的保障;

(二)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、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;

(三)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、勤俭节约,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;

(四)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,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;

(五)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,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;

(六)保障未成年人休息、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,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;

(七)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;

(八)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;

(九)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,并进行合理管教;

(十)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。

篇八: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:

您好!

校园欺凌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。预防校园欺凌,家校合作至关重要。为强化立德树人工作,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,促进孩子全面、和谐、健康发展,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,了解防欺凌相关知识,与我们一起携手预防欺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。

一、什么是校园欺凌?

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,除了最常见的殴打、伤害行为之外,辱骂、诽谤、恐吓、孤立、排挤同学,毁坏、抢劫,勒索同学财物,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、罚跪等,都属于校园欺凌。

二、校园欺凌的伤害

对于被欺凌者而言,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,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、精神创伤,严重影响日常学习、生活。

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,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、不安甚至惶恐,或明哲守身以自保,或不自觉地加入欺凌行列。

对于欺凌者来言,会造成道德滑坡、人格扭曲,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,走上不归路。

三、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

(1)过分溺爱,孩子唯我独尊。

(2)缺少关爱,心理灰暗。有些爸妈忙于生活,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。

(3)学生法制观念薄弱。

(4)对影视、动画、游戏的模仿。

四、家长可以这样做

(1)不要过度溺爱孩子。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,耐挫能力差,滋生任性、骄横等不良心理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(2)多与孩子沟通,尊重、关心孩子。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,无论工作再忙,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、交流,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,塑造孩子乐观向上、开朗活泼的性格。

(3)切忌打骂孩子。当孩子犯错时,要注意耐心说教、正面引导,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,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,容易产生恐惧感、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。经常挨打的孩子,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,容易成为被欺凌者;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,容易成为欺凌者。

(4)注重言传身教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言谈举止、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。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、抱怨、说脏话、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。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(5)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。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、户外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、沟通,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,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、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。要防止孩子夜不归宿、饮酒、携带刀具等危险行为。

(6)定期与老师、其他孩子家长沟通。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,避免孩子与一些“不良少年”接触甚至拉帮结伙。

(7)正确引导孩子。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。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。

(8)加强法治教育。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,避免受到不法侵害。

(9)细致观察,正确应对。根据调查,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。

五、这种情况要注意

(1)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;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,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。

(2)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,如首饰、文具、玩具等,或者衣服、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。

(3)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、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,而且突然变得孤僻、怕生、特别依赖家长、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。

(4)自伤、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。

(5)不愿意上学,或者经常无故逃学、装病请假。

(6)频繁的失眠、噩梦、尿床等。

六、遇到校园欺凌家长怎么办?

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,首先要克制情绪、保持冷静。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,并认真告诉孩子“这不是你的错,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。”及时与校方沟通,同时注意收集、保留相关证据,必要时可选择报警,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。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,以免事态恶化。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,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。

各位家长,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——孩子。生命是美好的,生活是多姿多彩的,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,培养安全意识,增强自我防范能力,做到警钟长鸣!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,让我们一起努力,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,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!